以后,你的手机导航系统可能就不再是GPS了
在热播剧《人民的名义》里,丁义珍逃跑,玩了一招金蝉脱壳,故意把手机放在专车里,让司机拉着警察往另一个方向跑。现实中,真的可以靠一个人的手机找到这个人的位置吗?许多人都以为在日常生活中用的卫星导航技术就是美国的GPS,但其实今天中国国内的移动终端有三分之一接收的是我们“北斗”的信号,今天我们就用一段视频来说一说北斗是什么。
↓↓↓来看视频↓↓↓
(视频来源:腾讯视频-21世纪经济报道)
等到2020年,你的手机导航系统就不一定叫GPS了
曾几何时在普通用户心目中,GPS 就是定位导航系统,定位导航系统就是 GPS。不过,大家的智能手机或者其他导航设备的信号来源,很可能在几年之内“易主”——中国造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在强势进入卫星导航产业。
随着卫星导航系统在智能终端的广泛应用,如今无论去哪里我们都可以导航着去,各种导航软件想用哪个用哪个。2016 年最热门的游戏《Pokemon GO》,利用的是 LBS(基于位置服务),而 LBS 或者说本地化服务都离不开定位技术。什么自助旅游、网约车、智能手表、共享单车……互联网时代几乎每一个新生事物都与卫星导航脱不开关系。智能手表能做什么?最重要的不还是精确导航功能。如果一部手机不支持导航,你还用吗?——只要我们在移动,我们就要用导航。
长期以来我们对导航系统的认识就是“导航系统等于 GPS”。其实,在世界范围内,情况也差不多。
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里有 4 个系统:美国的 GPS、俄罗斯的 GLONASS(格洛纳斯)、欧盟的 Galileo(伽利略)和中国的北斗(BDS)。
美国 GPS其前身是美国军方在 1964 年投入使用的名为子午仪的卫星定位系统,在 1994 年投入使用。凭借先发优势,GPS 早已抢占了全球市场,并凭借从中获得的收益充分改进系统,定位精度和稳固性一直在提高。
俄罗斯的 GLONASS 卫星导航系统则偏重军用,民用市场没有开发起来,应用普及比较低。欧盟的Galileo导航系统由于缺乏资金,今年才形成工作能力。
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相对比较晚。中国曾经因为军事上高度依赖 GPS 而备受屈辱,加上在加入研发伽利略系统时被排挤,被欧盟“坑”了一把之后,我们决定自力更生,痛定思痛之下决定建设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
优差之别:北斗强在哪里
网友对中国高新技术关键领域的成就有一句调侃,叫做“都是被外国逼出来的”,还有另一句调侃,叫做“把中国逼急了你这玩意就白菜价了”。这两句话同样适用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诞生和发展。
北斗的通信功能是区别于 GPS 的最大特点。那就是北斗系统可以通信。这意味着我们每个人不仅可以依靠卫星知道自己在哪,还能通过向卫星发送信号,让别人知道你在哪里,甚至可以向北斗卫星发送简短的文字信息,实现简单的通讯功能。而其他导航系统现在依旧是只管发射信号,不管接收信号的。
在民用商用领域,GPS 和北斗的民用信号对于个人来说是免费使用的,但是使用卫星信号是要交费的,这些费用大部分摊在了相关企业身上。比如企业层面需要购入一套基础导航设备,GPS 需要花费十几万,而北斗只要 5-7 万元,这就是被大家盛赞的“白菜化”天赋,同样的技术我们自己一旦掌握,从此就不必将大把大把的钱放进外国人的口袋里让别人赚走。
近两年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发展迅猛并且有国家大力推动普及,在国内已经逐步打破 GPS 在卫星导航系统的垄断地位,并且准备 2020 年面向全球开展服务。
卫星导航系统可以说关乎国计民生,北斗已为商用化进程做好准备,即将朝着民用领域大举迈进,你可以仔细观察一下,身边的车载导航、农机导航可能都已经从 GPS 换成了北斗。而新出的国产手机里,查看一下导航系统参数,大部分都有一个醒目的 BDS(北斗导航)。
开阔之路:北斗导航何时可成手机标配
GPS 比北斗建设早了大约 20 年,20 年的历史鸿沟非一朝一夕的技术能够填补,GPS 系统的应用和技术都已经高度成熟,它的芯片大约是两美元就能够买到一片。北斗系统此前的芯片价格仍在百元左右,随着核心技术的升级,相关基础硬件产品芯片、板卡、天线等成本已经下降至与 GPS 同一水平,终于做到人人能用,人人用得起了。
如果在两年前,你可以认为北斗导航还没进入我们的生活,但如今情况已经大为不同。最显著的一个改变来自用户感知度,以前智能手机用户常有的疑问是“导航功能为什么要加北斗?”,而现在的问题已经变成了“为什么没有北斗导航功能?”
随着 2020 年北斗系统全球服务进程,北斗导航会成为手机的标配,这点离我们不会太远。当然,北斗的崛起并不意味着消灭了 GPS,即便以后我们的手机都有北斗导航,GPS 导航也不会消失,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北斗和 GPS 共同为我们提供卫星导航服务,这意味更优异的消费体验,也挺好的。
可能你会问,那国外的智能终端,国外的手机,会不会支持北斗呢?如果手机硬件生产商把支持北斗导航看作是一件提高用户体验的升级,那么谁都愿意用北斗,为什么不呢?导航精准度和可靠度提升了呀,智能化出行更高端了呀,万一失联这种关键时刻可以给卫星发信了呀,基本不担心导航系统哪天给你抽风了呀。三星就是率先支持北斗导航的手机厂商之一。
等到 2020 年就不一样了,到时候北斗系统覆盖全球,而且经过了这么长一段时间的用户考验,国际上对北斗导航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像苹果 iPhone 这样的国际品牌,也得考虑让它成为硬件的标配。如果 iPhone 兼容北斗导航形成多模导航体系,不仅可以让用户享受到更快速更精确更稳定的位置服务提高用户体验,另外一定程度上还能助于其巩固中国消费市场。
所以,在你没有察觉的时候,“导航定位等于 GPS”的认识即将成为过去式了,来自中国的技术正在把大家的手机导航系统更名为“北斗”。希望北斗超越 GPS 的那天早点到来。
(注:本文系数据观综合自威锋网、腾讯视频-21世纪经济报道)
(来源:中国大数据产业观察 / 编辑:今日北斗)